【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原文介绍】《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一首五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在行军途中对故乡长安的深切思念。这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边塞诗中少见的细腻情怀。
一、原文内容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
二、
此诗写于诗人随军出征期间,正值重阳节(九月九日),本应登高赏菊,但因战事繁忙,无人送酒,心中倍感孤寂。他遥想家乡的菊花是否也在战火中开放,寄托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战争的感慨。
三、诗歌分析表
项目 | 内容说明 |
作者 | 岑参(唐代著名边塞诗人) |
体裁 | 五言绝句 |
创作背景 | 行军途中,重阳节时所作 |
主题 | 思念故乡,感慨战乱 |
情感基调 | 孤独、忧伤、怀旧 |
艺术手法 | 借景抒情、以景结情 |
用典 | “登高”“送酒”“故园菊”皆有文化意象 |
语言风格 | 简洁质朴,含蓄深沉 |
四、诗歌赏析
岑参在边塞诗中多描写壮阔风光和将士豪情,但此诗却转向内心世界,表现出他对家乡的眷恋之情。诗中“遥怜故园菊”一句,将个人情感与国家战乱联系起来,使全诗更具深度与感染力。
通过简短的文字,诗人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无奈,体现了唐代文人面对战争时复杂的情感状态。
五、结语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虽篇幅短小,却情感真挚,是岑参诗歌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不仅反映了边塞诗人的生活状态,也展示了古代文人对家国情怀的深刻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