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天辟地的意思】“开天辟地”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最早见于《淮南子》等古籍。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开辟天地”,常用来比喻前所未有的、具有开创性的事情或人物,象征着从无到有、从混沌到秩序的转变。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开 | 开辟、创造 |
天 | 天空、宇宙 |
辟 | 裂开、分开 |
地 | 地面、大地 |
整体含义:指在远古时期,盘古用斧头劈开混沌,创造出天地,为人类和世界奠定了基础。后来引申为具有开创性、划时代意义的行为或事件。
二、出处与来源
出处 | 内容简述 |
《淮南子·天文训》 | 提到“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但未明确使用“开天辟地”一词。 |
《三五历记》 | 明确记载了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是“开天辟地”成语的重要来源。 |
民间传说 | 在各地流传的版本中,盘古以巨斧劈开混沌,身体化为山川河流,成为天地万物的起源。 |
三、引申意义
用法 | 释义 |
原意 | 指盘古开辟天地的神话故事。 |
引申义 | 用于形容具有开创性、革命性的行为或事件,如“他为这个行业开天辟地”。 |
文学作品 | 常被用来象征新纪元的开始或伟大事业的起点。 |
四、常见用法举例
句子 | 释义 |
他在这个领域开了天辟地的先河。 | 表示他在该领域是第一个尝试或开创的人。 |
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国产动画的开天辟地之作。 | 指这部电影在国产动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
古代神话中,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了世界。 | 直接引用神话内容,说明其原始含义。 |
五、总结
“开天辟地”不仅是古代神话中的一个经典故事,也已成为中华文化中象征开创、变革和突破的标志性成语。它既承载着远古先民对世界起源的想象,又在现代语境中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广泛应用于文学、历史、政治等领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语言的丰富性。
结语:
“开天辟地”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代表着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无论是历史上的伟大人物,还是现实中的开拓者,他们的事迹都可被称为“开天辟地”的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