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若游龙翩若惊鸿原文介绍】“婉若游龙,翩若惊鸿”出自三国时期魏国文学家曹植的《洛神赋》。这句话以极富诗意的语言描绘了洛神(传说中伏羲之女宓妃)的美貌与姿态,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极具代表性的描写女性形象的经典语句。
一、原文出处简介
《洛神赋》是曹植在黄初年间(公元220年—226年)所作的一篇辞赋,讲述了他与洛水女神相遇、相思、离别的故事。全篇文辞华美,情感真挚,被誉为“千古绝唱”。其中,“婉若游龙,翩若惊鸿”一句,因其生动的比喻和优美的意境,成为后世传颂的经典名句。
二、原文内容节选
>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
这段文字通过自然景象的比喻,展现了洛神的美丽与灵动。她如飞鸟般轻盈,如游龙般柔美,其容貌如秋菊般清丽,如春松般挺拔。她的身影若隐若现,如同轻云遮月,又似流风拂雪,给人以梦幻般的美感。
三、总结与分析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曹植《洛神赋》 |
原文 |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
意象 | 龙、鸿、秋菊、春松、轻云、流风 |
表达手法 | 比喻、拟人、意象叠加 |
主题 | 描写洛神的美貌与气质 |
文学价值 | 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影响后世诗词创作 |
现代意义 | 成为形容女子美貌与姿态的经典表达 |
四、结语
“婉若游龙,翩若惊鸿”不仅是对洛神外貌的赞美,更是对一种超凡脱俗、优雅灵动之美的礼赞。它体现了古人对自然与人性之美的深刻感悟,也展现了曹植高超的艺术造诣。至今仍被广泛引用,成为中华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