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简文 > 甄选问答 >

孟子二章中的通假字通假字

2025-09-23 16:08:06

问题描述:

孟子二章中的通假字通假字,这个怎么操作啊?求快教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3 16:08:06

孟子二章中的通假字通假字】在学习《孟子》的过程中,通假字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语言现象。通假字是指古代汉语中,由于音同或音近的关系,借用其他字来代替本字的现象。在《孟子》两章中,也存在一些通假字,它们不仅影响了对文意的理解,也是古文阅读的重要基础。

为了更好地掌握这些通假字,以下是对《孟子二章》中出现的通假字进行的总结与归纳。

一、通假字总结

1. “暴”通“曝”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

原句:“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解释:这里的“暴”原意为“暴晒”,后借作“曝”,表示晒太阳的意思。但此句中并未直接出现“暴”字,因此需结合上下文理解。

2. “蚤”通“早”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

原句:“蚤起,施从者,往见季子。”

解释:“蚤”本义是“跳蚤”,此处通“早”,表示“早晨”。

3. “辟”通“避”

出处:《孟子·滕文公上》

原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解释:此句中虽未直接出现“辟”,但在其他篇章中,“辟”常通“避”,如“辟邪”即“避邪”。

4. “属”通“嘱”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

原句:“王曰:‘善哉!’于是,遂以齐王使,而属之。”

解释:“属”在此处通“嘱”,意为“嘱托”。

5. “莫”通“暮”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

原句:“莫夜而归。”

解释:“莫”本义为“没有”,此处通“暮”,表示“傍晚”。

二、通假字对照表

通假字 本字 读音 含义 出处
《孟子·梁惠王下》
zǎo 早晨 《孟子·公孙丑上》
避开 《孟子·滕文公上》
zhǔ 嘱托 《孟子·梁惠王下》
傍晚 《孟子·梁惠王下》

三、结语

通假字是古文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对于理解文言文具有重要意义。在学习《孟子二章》时,若能准确识别和掌握其中的通假字,不仅能提高阅读能力,还能更深入地理解孟子的思想内涵。建议在学习过程中,多查阅相关资料,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逐步提升文言文的阅读水平。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