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世嫉俗什么意思】“愤世嫉俗”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对社会现状感到不满,对世俗的虚伪、不公和腐败现象充满愤怒与鄙视。这种情绪往往源于个人对现实世界的失望或对理想世界的追求无法实现。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愤世 | 对社会现状感到愤怒 | —— | 常用于描述对社会问题的不满 |
嫉俗 | 对世俗风气感到憎恶 | —— | 表达对虚伪、浮躁等社会现象的反感 |
愤世嫉俗 | 总体含义为:对社会的不满和对世俗的厌恶 | 《汉书·王吉传》 | 多用于形容人性格中带有批判性、悲观色彩的一面 |
二、词语来源
“愤世嫉俗”最早见于《汉书·王吉传》:“吉少好学,明经,有节操,不苟合,故仕宦多不遇。然其为人刚直,愤世嫉俗。”意思是说王吉为人正直,不愿同流合污,因此仕途不顺,但他对社会现状感到愤怒和不满。
三、词语含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词性 | 形容词/动词(可用于描述人或行为) |
情感色彩 | 负面偏中性,带有一定的批判意味 |
使用场景 | 描述对社会、人生、人性的不满或讽刺态度 |
近义词 | 怨天尤人、愤世疾俗、冷眼旁观 |
反义词 | 安分守己、随波逐流、安于现状 |
四、使用示例
1. 他因看到太多社会不公,渐渐变得愤世嫉俗。
2. 这位作家的作品充满了对现实的讽刺与愤世嫉俗的情绪。
3. 年轻人若一味愤世嫉俗,容易陷入消极与迷茫。
五、注意事项
- “愤世嫉俗”虽带有批判性,但过度使用可能显得消极,不利于积极面对生活。
- 在日常交流中,应根据语境判断是否适合使用该词,避免误解或冒犯他人。
- 该词常用于文学、评论、演讲等场合,表达一种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六、结语
“愤世嫉俗”是一种复杂的情感表达,它既体现了个体对现实的清醒认知,也反映出内心的无力与挣扎。在现实中,我们既要保持独立思考,也要学会理性看待社会,避免陷入极端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