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报志愿要了解的16个关键词】填报高考志愿是每个考生和家长都非常关注的重要环节。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志愿填报的相关概念,本文整理了16个在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必须了解的关键术语,并通过加表格的形式进行说明,便于理解和参考。
一、关键词总结
1. 批次线(分数线):指各招生批次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是考生能否被该批次院校录取的依据。
2. 投档线:高校在某省(市)录取新生时,根据招生计划和考生志愿情况所确定的最低录取分数。
3. 平行志愿:指在同一录取批次中,考生可填报多个志愿,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
4. 顺序志愿:指按照“志愿优先、成绩排序”的方式录取,即先看第一志愿,再看第二志愿等。
5. 专业级差:部分高校在录取时,对不同专业之间设置分数差,如前一个专业比后一个专业高1分。
6. 服从调剂:当考生所报专业均未被录取时,是否愿意接受学校调剂到其他未满额专业。
7. 招生计划:各高校在各省(市)公布的招生名额,是填报志愿的重要依据。
8. 录取规则:高校在招生时的具体录取方式,如按分数、按专业、按志愿等。
9. 生源地:考生的户籍所在地,影响部分高校的招生政策,如专项计划。
10. 提前批:包括军事、公安、艺术、体育等特殊类别的招生批次,通常在本科一批之前录取。
11. 一本/二本/三本:根据招生批次划分的本科层次,但近年来多数省份已合并批次。
12. 高职(专科):高等职业教育,注重实践技能培养,学制一般为三年。
13. 定向招生:考生需与相关单位签订协议,毕业后须到指定单位工作。
14. 专项计划:如国家专项、地方专项、高校专项等,针对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
15. 征集志愿:在常规志愿录取结束后,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会进行补录,考生可再次填报。
16. 退档:考生因不符合录取条件或填报不当等原因被学校退回,不再参与后续录取。
二、关键术语一览表
序号 | 关键词 | 含义说明 |
1 | 批次线 | 各招生批次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决定考生是否具备报考资格。 |
2 | 投档线 | 高校在某省(市)录取新生时的最低录取分数,决定是否被投档。 |
3 | 平行志愿 | 考生可填报多个志愿,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进行投档。 |
4 | 顺序志愿 | 按“志愿优先、成绩排序”录取,先看第一志愿,再看第二志愿。 |
5 | 专业级差 | 高校对不同专业之间的分数差要求,影响录取结果。 |
6 | 服从调剂 | 考生是否愿意被调剂到未满额的专业,提高录取机会。 |
7 | 招生计划 | 各高校在各省(市)公布的招生名额,是填报志愿的重要依据。 |
8 | 录取规则 | 高校在招生时的具体录取方式,如按分数、按专业、按志愿等。 |
9 | 生源地 | 考生的户籍所在地,影响部分高校的招生政策,如专项计划。 |
10 | 提前批 | 包括军事、公安、艺术、体育等特殊类别的招生批次,通常在本科一批之前录取。 |
11 | 一本/二本/三本 | 根据招生批次划分的本科层次,但近年多数省份已合并批次。 |
12 | 高职(专科) | 高等职业教育,注重实践技能培养,学制一般为三年。 |
13 | 定向招生 | 考生需与相关单位签订协议,毕业后须到指定单位工作。 |
14 | 专项计划 | 如国家专项、地方专项、高校专项等,针对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 |
15 | 征集志愿 | 常规志愿录取结束后,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进行补录,考生可再次填报。 |
16 | 退档 | 考生因不符合录取条件或填报不当等原因被学校退回,不再参与后续录取。 |
通过了解这些关键词,考生和家长可以更清晰地掌握高考志愿填报的基本逻辑和策略,从而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志愿选择。希望本文能为即将填报志愿的你提供实用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