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简文 > 甄选问答 >

寒噤的意思和造句

2025-10-06 13:03:30

问题描述:

寒噤的意思和造句,这个问题到底啥解法?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6 13:03:30

寒噤的意思和造句】“寒噤”是一个较为文雅的词语,常用于描写因寒冷或恐惧而身体发抖的状态。它不仅在文学作品中常见,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用来形容人因情绪波动而产生的生理反应。

一、总结

项目 内容
词义 因寒冷或恐惧而身体发抖;也指因情绪激动而不由自主地颤抖。
词性 动词/名词(多作动词使用)
来源 汉语词汇,常见于文学作品与书面语中。
情感色彩 带有轻微的紧张、恐惧或悲伤情绪。
适用场景 描写人物心理状态、环境氛围等。

二、详细解释

“寒噤”一词中的“寒”表示寒冷,“噤”意为闭口不言或因寒冷而发抖。因此,“寒噤”整体上指的是人在寒冷环境中因身体受凉而出现的战栗现象,也可引申为因害怕、惊恐或情绪激动而不由自主地发抖。

例如:

- 他站在风雪中,不禁打了个寒噤。

- 听到那个消息后,她浑身一颤,脸上露出一丝寒噤的表情。

三、造句示例

句子 说明
夜晚的寒风刺骨,她不由得打了个寒噤。 描述因寒冷而发抖的情景。
他听到噩耗时,脸色苍白,浑身寒噤。 表达因震惊或恐惧而身体发抖。
在那场大火中,幸存者们一个个寒噤不止。 强调灾难带来的心理冲击。
她站在高处,望着远方,神情有些寒噤。 表现一种内心的不安或忧虑。

四、使用建议

“寒噤”一词适合用于描写细腻的情感变化或特定的环境氛围,尤其在文学创作中能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但在日常口语中使用较少,更偏向书面表达。

如需表达类似意思,也可用“发抖”“战栗”“颤抖”等词替代,但“寒噤”更具文学色彩,能为文章增添一份深沉感。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寒噤”的含义及用法,并在适当场合灵活运用,使语言更加生动、准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