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产自用怎么做账】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有时会遇到“自产自用”的情况,即企业生产的产品用于自身内部使用,而不是对外销售。这种情况下,如何进行会计处理,是财务人员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将对“自产自用怎么做账”进行简要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相关会计分录。
一、什么是自产自用?
自产自用是指企业自行生产的产品或货物,未对外销售,而是用于本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如用于固定资产建造、员工福利、样品展示等。这类行为在税务和会计上都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
二、自产自用的会计处理原则
1. 视同销售:根据税法规定,自产自用产品在某些情况下需视同销售,需确认收入并计算增值税。
2. 成本结转:企业应将自产产品的成本转入相应费用或资产账户。
3. 税务处理:涉及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需按相关规定申报纳税。
三、常见场景及会计处理方式
| 场景 | 会计处理 | 说明 |
| 1. 自产产品用于固定资产建造 | 借:在建工程 贷:库存商品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 视同销售,需确认收入并计提增值税 |
| 2. 自产产品作为员工福利发放 |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库存商品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 属于非货币性福利,需计入当期损益 |
| 3. 自产产品用于市场推广或样品展示 | 借:销售费用 贷:库存商品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 视同销售,需确认收入并计税 |
| 4. 自产产品用于捐赠 | 借:营业外支出 贷:库存商品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 捐赠行为需视同销售,缴纳相关税费 |
四、注意事项
- 是否需要视同销售:需结合税法规定判断,不同地区或行业可能有差异。
- 税率适用:根据产品类型确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
- 成本核算:确保自产产品的成本准确归集,避免虚增或虚减利润。
- 税务申报:及时申报视同销售产生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
五、总结
自产自用虽然不直接对外销售,但在会计和税务处理上仍需谨慎对待。企业应根据实际用途,合理确认收入、结转成本,并按规定申报相关税费。合理的账务处理不仅能保证财务数据的真实性,也能有效规避税务风险。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业务场景下的处理方法,建议咨询专业会计师或税务师,以确保合规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