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十法的讲解方法口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平十法”是帮助学生理解“破十法”和“凑十法”的重要基础,尤其在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非常实用。它是一种通过“凑成10”来简化计算的方法,便于孩子掌握减法运算的逻辑。
下面将从“平十法”的定义、讲解方法、口诀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总结,并辅以表格形式进行清晰展示。
一、平十法的定义
平十法是指在计算减法时,把被减数拆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个位数,然后用整十数减去减数,再把余下的部分加上个位数,从而得到最终结果的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先凑成10,再继续减”。
例如:
13 - 5 = ?
可以分解为:
13 = 10 + 3
10 - 5 = 5
5 + 3 = 8
所以,13 - 5 = 8
二、平十法的讲解方法
1. 实物演示法:使用小棒、计数器等教具,让孩子直观看到数字的拆分与组合。
2. 图形辅助法:画出数字结构图,如“13=10+3”,帮助孩子理解拆分过程。
3. 口诀记忆法:通过简单易记的口诀,引导孩子快速掌握步骤。
4. 情境教学法: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如买东西找零),让孩子在实际中理解平十法的意义。
三、平十法的讲解口诀
为了帮助孩子更快记住平十法的步骤,可以使用以下口诀:
> “先拆大数成十和,
> 十减减数得一半,
> 再加个位就完成。”
或者更简化的版本:
> “拆成十和几,
> 十减减数记,
> 加上个位数,
> 结果就出来。”
四、平十法的应用实例
题目 | 分解步骤 | 计算过程 | 结果 |
14 - 6 | 14 = 10 + 4 | 10 - 6 = 4;4 + 4 = 8 | 8 |
17 - 9 | 17 = 10 + 7 | 10 - 9 = 1;1 + 7 = 8 | 8 |
12 - 5 | 12 = 10 + 2 | 10 - 5 = 5;5 + 2 = 7 | 7 |
15 - 8 | 15 = 10 + 5 | 10 - 8 = 2;2 + 5 = 7 | 7 |
19 - 7 | 19 = 10 + 9 | 10 - 7 = 3;3 + 9 = 12 | 12 |
五、总结
平十法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减法计算方法,特别适合小学生理解和掌握。通过合理的讲解方法、生动的口诀和丰富的实例练习,可以帮助孩子建立扎实的数学基础。家长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孩子理解“拆分”与“组合”的逻辑,避免死记硬背,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关键词:平十法、讲解方法、口诀、减法、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