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子俨等疏原文段选及翻译】一、
《与子俨等疏》是东晋时期著名文学家陶渊明写给儿子陶俨的一封书信,表达了他对子女的期望和人生感悟。文章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体现了陶渊明淡泊名利、重视品德修养的思想。
本文选取其中几段原文,并附上简要翻译,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思想内涵。通过总结与对比,可以更清晰地看到陶渊明对子女的教诲与人生态度。
二、原文段选及翻译(表格形式)
| 原文 | 翻译 | 
| “汝等虽年少,可勉力为善。” | 你们虽然年纪小,也要努力行善。 | 
| “吾少好音律,性不喜尘俗。” | 我年轻时喜欢音乐,性格不喜欢世俗的喧嚣。 | 
| “今既无事,宜自修德,以立身于世。” | 如今没有大事,应该自我修养,树立良好的品行。 | 
| “吾常言:‘人之生也直,非邪曲所安。’” | 我常说:“人的生命应正直,不是歪邪所能安处的。” | 
| “汝等若能守此道,吾亦无忧矣。” | 如果你们能守住这个道理,我也就没有什么可担忧的了。 | 
三、总结分析
《与子俨等疏》虽篇幅不长,但字字珠玑,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陶渊明在文中强调了“修身立德”的重要性,主张子女应保持正直、勤奋、谦逊的品格,而非追逐功名利禄。
他用朴实的语言传达出对子女的殷切期望,也反映出他本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这种思想不仅对当时的人有启发,对现代人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四、结语
陶渊明的《与子俨等疏》是一篇充满智慧与温情的家书,它不仅是对子女的教导,更是对人生价值的思考。通过原文与翻译的对照,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位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同时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深厚底蕴。
                            

